程裕淇(1912年10月7日-2002年1月2日),浙江嘉善人。地質學家。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學社。九三學社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程裕淇于1929年秋從浙江省立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畢業,并考取清華大學,進入新成立的地理系學習。到1933年夏畢業時,他轉攻地質并獲地學系理學士學位。大學期間在謝家榮的指導下于1932年和1933年暑期填繪了北京西山、河北懷來境内4幅1∶25000地質圖。 1933年-1935年,程裕淇任北京實業部地質調查所調查員。1935年,他通過中英庚款考試,公費去英國留學,在利物浦大學主攻變質岩石學。193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身為我國現代地質科學的開拓者之一的程裕淇,公開出版的論著已有100多種,還著有許多内部刊印的專業報告。在礦産地質與成礦學、變質岩與混合研究、前寒武紀地質和地質科技的規劃管理以及對外學術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程裕淇長期擔任技術、行政和學會的領導職務,參與了國家和政府部門的若幹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的決策,以及國内和國際學術會議的組織和領導工作,有效地發揮了對科學技術的領導和指導作用。曾任地質部副部長、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早年在英國蘇格蘭提供了國際間系統研究交代型混合岩的範例,闡明其交代機理:發現川西丹巴遞進變質帶;發現昆陽富磷礦(1939),是中國尋找沉積磷礦床的突破。長期從事和領導中國鐵礦的研究和勘查以及早前寒武系的研究和總結,指出鐵礦找礦方向;提出鐵礦類型組和鐵礦成礦系列以及所有礦床的成礦系列的概念,促進了成礦學和早前寒武系研究。提出混合岩系列和混合岩化成礦的觀點,進行混合岩化作用的地質背景分類和區域變質岩石的詳細分類,闡明中國各時代變質岩系、岩帶的特征,從而促進了變質地質學的發展。後在關于變質岩深熔作用方面有初步開創性成果。 程裕淇在1946年曾獲中國地質學會趙亞曾紀念獎;他領導編著的《變質岩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工作方法》一書受到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勵;他領導編制的1∶300萬中國前寒武紀地質圖等是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項目的組成部分。所著《中國鐵礦》為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組成部分。1995年獲首屆李四光科學特别獎,1998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以及其他部級獎勵。1982年他被選為英國倫敦地質學會的榮譽會員,1988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名譽科學博士學位。 |
導航控件
程裕淇
貢院校區校址:杭州市鳳起路238号
郵編:310003
聯系電話 :125641355、125641356(總機)
錢江校區校址:@ 本網站版權所有
郵編:310021
聯系電話 :125641358(總機)
郵箱:125641636@219.com
網址:www.hnlqwl.com
125641636@263.com
您是第2880159位訪問今年会網站的人
關注微信公衆号